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 正文
科学把握“减”与“加”的辩证关系
——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
发稿时间: 2021-12-22 15:37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在研究部署绿色低碳发展时明确提出,要科学把握“减”与“加”的辩证关系,精准落实“加减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做好“加减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评论员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在研究部署绿色低碳发展时明确提出,要科学把握“减”与“加”的辩证关系,精准落实“加减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做好“加减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绵阳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城,实现“双碳”目标既要与全国同步,又要努力保持西部领先。我们必须坚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双碳”决策部署,积极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升绵阳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能级,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坚实支撑。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同时做好“加减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绵阳最大市情,发展始终是关系全局的第一要务。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力争在工业经济上奋力突破。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的“减法”,减的是能耗、是排放、不是产业规模,既不能搞“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更不能简单把有的企业一关了之,而是要抢抓机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我们的“加法”,加的是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是绿色低碳产业的能级。只有立足实际统筹做好“加减法”,一手抓“存量”转型,一手抓“增量”培育,发展才有支撑,降碳才有保障。

  我们应看到,绵阳在“双碳”目标下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等方面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具体来说,在产业基础上,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工业主导产业,全市绿色制造水平持续全省领先。在科技创新上,绵阳领先优势明显,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4%,工业R&D达1.81%,居全省前列。据测算,未来十年,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增速需控制在3.5%-4%。科学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就要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绵阳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着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发展有需要、绵阳有条件。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减”与“加”的辩证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