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文明城市 > 正文
湿地环境保护 绵阳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稿时间: 2021-11-15 08:1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多年来,绵阳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累计投入4亿元,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湿地生态、湿地物种、湿地景观恢复上成效显著。如今,三江湖湿地公园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都明显增加。

  原标题:修复湿地25.5万平方米,改良鸟类栖息地4.6万平方米……

  湿地环境保护 绵阳交出亮眼“成绩单”

湿地科普推动“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绵阳新闻网讯 日前,立冬节气已过,候鸟开始南归。每逢冬季,绵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候鸟集群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民们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也能发现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徜徉在“城市湿地”与“水鸟天堂”为特色的自然乐园之中。

  据了解,三江湖湿地公园是绵阳市内集湿地保护、湿地休闲与湿地科普宣教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多年来,绵阳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累计投入4亿元,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湿地生态、湿地物种、湿地景观恢复上成效显著。如今,三江湖湿地公园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都明显增加。

  在这幅以绿色发展为本底的美好画卷背后,“绵阳经验”是如何不断刷新湿地环境保护的“成绩单”?

  筑牢制度保障,从根本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绵阳始终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保护三江湖水质安全、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境为主要目标,积极出台了《绵阳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保护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

  注重保育区保护,为众多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湿地公园保育区是园内湿地野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面积共计709.0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6.99%。为保持保育区的自然状态,除允许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等保护管理活动外,禁止进行其他无关活动。多年来,保育区杜绝了一切人为干扰,区内水质、植被基本保持原生态。

  加强湿地恢复工程,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绵阳秉持生物多样性、连贯性、完整性和近自然性原则,对南河湿地、五一外滩以及平政河出水口区域进行了持续性的生态恢复工作。尽量不采用硬质化护岸和边坡处理,利用柔性生命水岸设计,改善水岸硬质化状态,增加生物栖息地。5年来共计修复湿地25.5万平方米,改良鸟类栖息地4.6万平方米。

  加大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年,绵阳首个以湿地文化、湿地科普和湿地宣教为主题的自然教育中心建成一周年,已接待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举办活动近20场次;年接待国、省、市各部门各行业参观交流团队近40个。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的公益宣传及各类自然教育活动、研学活动等,寓教于乐,切实有力地传播了生态文明知识,推动“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中心还荣获了“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绵阳市自然教育基地”称号。(王艳芳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