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 特别报道 > 正文
梁茂:强化使命担当 打造社科工作绵阳样板
发稿时间: 2021-11-15 08:00    来源: 绵阳日报

  市第八次党代会对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作出了科学谋划,强调要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市社科联作为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要强化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以更加具体、更加务实的措施,坚决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上走在前列。

  牢牢把握社科工作的正确方向。市社科联本质上是管理全市社科界的政治机关,更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社科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扛起“举旗帜”首要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等工作要善于发声、敢于亮剑,更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我市落地生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成就学术、展现价值。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自觉树立真信念、淬炼真认同,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倾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是绵阳担当使命、服务全局的赶考期,是强基聚能、蓄势突破的关键期,是奋勇争先、跨越腾飞的机遇期。书写好这份“答卷”,我市社科界重任在肩,大有可为。要加强激励引领,动员组织广大社科工作者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先声,更好地树立创新发展思维,大胆探索实践,凝聚跨越赶超共识。为抢抓发展先机立前沿,切实强化“机遇意识”,保持敏锐的学术嗅觉和超前的谋划意识,力争以“谋划”影响“规划”、以“对策”融入“决策”,当好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科技创新作贡献,不断探索新兴学科的交叉性,促进知识融合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策略、制度机制创新研究,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对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为破解实践课题“下深水”,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培育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持续跟进创新引领、工业强市、县域崛起、交通先行四大战略实施进程,紧盯中国科技城创新能级、经济实力、改革开放水平、城乡品质、民生福祉、治理效能、党建质量“七个大幅提升”的具体目标和着力重点,以重点课题研究为牵引,聚合优势社科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善于谋划,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更富创造性地发挥资政作用。

  着力打造社科工作绵阳样板。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把守正创新贯穿全市科研规划、研究方法、学术观点、体制机制等社科工作全领域、全过程。要在课题研究上求突破,紧紧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推进学术理论研究的持续创新;聚焦建设现代化绵阳蕴含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深化研究阐释,聚焦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研究阐释,破解好一系列事关绵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求突破,依托在绵高校和科研院所,完善部省校地联动、全方位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巩固发展优势学科,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学科、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要在社科普及上求突破,使社科普及更有温度、更富共鸣,推动社科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在精品战略实施上求突破,在全省、全国社科舞台上有绵阳声音、有绵阳形象、有绵阳智慧,全力打造新时代社科工作绵阳样板。(作者系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