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玉华
市第八次党代会全面回顾了我市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令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十分振奋。绵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十分必要且影响深远。
学深悟透,把握科技创新要义。市党代会报告凝聚了全市干部群众集体智慧,规划了绵阳未来长远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义之一,对于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大启发。全市虽然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纵向发展很快,但是和全国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横向差距还较大,比如还存在产业就业增收基础比较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防止致贫返贫压力较大等问题。我们将在市党代会精神指引下,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绵阳科技城优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多措并举,凝聚团结奋进合力。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全市乡村振兴系统掀起学习热潮。局领导班子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带头担当尽责实干,推进全市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局内各科室以及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学习培训。创新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和学习,确保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市、县、乡村振兴机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把准重点,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我们将以市党代会精神为工作引领,打破惯性思维,更新观念,以新理念指导实践,以新思路推进工作,聚焦重点任务,确保把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推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一是加强动态监测,坚决防止致贫返贫,定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全覆盖摸排监测。二是稳岗就业促进增收,全面落实就业奖补、职业培训等政策,实现劳务精准对接和稳岗拓岗;统筹以工代赈和公益岗位,积极促进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发展产业助力增收,持续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平稳有序推进衔接过渡。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实施分层分类梯次推进思路,强化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强化体制机制衔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资源要素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三是做好乡村振兴重点村帮扶、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持续改善脱贫摘帽地区发展条件、提高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等相关工作。突出重点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特色优势资源,推动“6+10”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模式的持续深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备力。二是以人才队伍为重点,强化已选派工作队伍的作用发挥,引导推动人才返乡入村创新创业,大力培育乡村本土人才。三是以乡村治理为重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本领,保持苦干实干精神。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而不懈奋斗,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战略思考、系统谋划,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还要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三个方面提升能力、增长才干,善于破解难题,突破发展困境,敢作善成。我们将始终坚持锐意进取谋发展、只争朝夕抓落实的苦干实干劲头,勇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把各项工作往前赶、做扎实,干出效果、干出质量、干出速度,用实干担当书写全市乡村振兴事业的美丽画卷。(作者系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