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 特别报道 > 正文
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深入推进“1355”战略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发稿时间: 2021-11-03 11:10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深入推进“1355”战略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专访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

  近日,三台县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谋划三台未来5年发展蓝图。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三台未来怎么走?将有哪些新举措?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三台县委书记吴明禹。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吴明禹: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可以概括为聚焦“一个目标”、追求“三个一流”、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七个大幅提升”。“一个目标”是战略指引,就是围绕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奋力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0亿元新台阶,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七个大幅提升”是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化分解。“四大战略”是主攻方向,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路径。“三个一流”是工作要求,是实现总体目标的作风保障。

  记者:三台县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路径和目标是什么?

  吴明禹: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三台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大关,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接下来,三台县将把市党代会精神与全县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围绕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水平推进强县富民”发展主题,聚焦“走在全市县域经济第一方阵,领跑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奋斗目标,深入推进“1355”发展战略,以县域经济为总揽,以工业经济、创新引领、交通建设为支撑,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丘区大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力争“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一是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加快推动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产业胜势,以工业经济大突破带动县域经济大提升。二是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切实承担起生猪种业和油菜制种“国家队”历史使命,全力助推绵阳打造全国种业强市。三是抢抓绵遂内铁路建设等重大机遇,对标“升级、加密、联网”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次级交通枢纽。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在县域经济上奋力突破。下一步,三台特色发展之路怎么走,计划瞄准哪些方向发力?

  吴明禹:“十四五”期间,三台县将围绕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努力走好具有三台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突出抓好产业建设。坚持增量招引和存量扩张并举,围绕“链主”企业积极补链延链强链,支持引导鞋服纺织、食品加工等领域传统优势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统筹推进优势农产品产地粗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动领旗食品、铁骑力士绿溪优食谷等项目建成达效。科学开发全域文旅资源,深入实施景点景区提质增效工程和“游学梓州”研学旅行品牌工程,着力构建“一核一环一带四片区”旅游发展格局。二是持续抓好城乡建设。一方面,围绕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深入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另一方面,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形成“中心带动、次级突破、全域振兴”区域发展新格局。三是积极抓好交通建设。加快中遂高速、G5成绵扩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绵遂内铁路、南郊机场迁建、三大乐高速前期工作,全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同时,积极抢抓绵遂内铁路建设契机,加快培育引进现代物流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全力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切实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记者:农业优势与新型工业双向发力,已然成为三台的发展路径。未来,三台在进一步助推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结合方面,还有哪些“谋”与“动”?

  吴明禹:农业和工业并不是此消彼长、你强我弱的竞争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并重,围绕“一园多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和“2+3+5+N”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一方面,加快建设梓州产城新区、芦溪工业区,推动建设西平工业区、中科经永产业园,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力争工业园区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推动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创星,深度参与渝遂绵优质蔬菜产业带建设,确保麦冬种养循环、生猪种业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认定,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魏娟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