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骏
市第八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要坚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着力构建四向通达、全域开放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平武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科技城的“后花园”,生态资源富集、自然风光独特、人文资源厚重,但交通基础建设的滞后极大制约了资源就地转化和县域经济发展。未来五年,平武将紧扣追求“三个一流”的工作导向,下好交通先行“先手棋”、打好交通先行“主动仗”,以交通先行激活资源优势、承接消费市场、融入区域发展,更好支撑县域发展绿色崛起,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平武力量。
坚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必须四向拓展、构建内联外畅路网。九绵、广平两条高速的全线动工和纵深推进,支撑了全市交通建设投资的“半璧江山”;G247等干线公路的改造提升,极大缩短了平武与外界的时空距离。随着年内九绵高速县城至木座段的建成通车,18万平武各族人民期盼了二十年的“高速梦”即将圆梦在“十四五”起点。未来五年,平武将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将四川打造成为全国交通“第四极”的战略机遇,紧扣四川“快速网覆盖区县、干线网畅达乡镇、基础网连接村组”的总体部署,紧抓构建旅游风景廊道体系、打造“大九寨”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部署,加快建设G8513(九绵高速)、S18(广平高速)、S415(煽水路)平武段,提档升级G247、G543、S107、S216、S301等国省干线公路,加快构建“一心三环十放射”的县域交通路网布局,融入连接西北、贯通东南交通大循环,为发展康养文旅、绿色工业、生态有机农业强化交通设施保障,让平武基本融入绵阳1.5小时交通圈、九寨沟1.5小时旅游圈。特别是九绵高速的加快建成,将打通川甘两省的又一条跨省通道,成为绵阳乃至于成渝地区进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干线,助力成渝地区更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同时,平武将致力于进一步夯实县域崛起的交通基础和强基赋能的后续重大项目支撑,抓紧抓实交通重大项目储备,加快研究、积极争取平武—松潘高速公路、平武通用航空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
坚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必须协同联动、发挥产路集聚效应。平武要实现绿色发展、县域崛起,基础在农业和工业、突破口在康养文旅产业,而前提就是要坚持交通基础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协同联动,按照“沿路网布局产业、为产业提质路网”思路,以交通先行助力产业集聚,推动县域绿色崛起。首先,要以交通枢纽拉动经济发展。以龙古同城化发展、拓展县城发展空间为导向,统筹分段建设龙安—古城交通枢纽,通过完善县城的旅游要素保障、发挥古城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拉动和实现县城经济发展壮大;高标准规划建设九绵高速白马服务区,融入白马文化和大熊猫文化展示、文创产品销售、特色餐饮品鉴、应急物资储备等多元功能,力争成为文化体验地、网红打卡地。其次,要打造提升两条内环线。构建龙安—古城至木皮、木座、白马、黄羊关、水晶、阔达、大桥、旧堡内环线和龙安—古城至坝子、江油关、响岩、平通、豆叩内环线,推动内环线路网放射状延伸,实现平武县域内所有乡镇及松潘、青川、江油、北川、九寨沟等周边县市的联结,提升平武与周边地区的联通性。再次,更加注重产业与交通的协同联动。在干线道路适宜区域,优化布局高端精品民宿、森林康养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文旅、林旅、农旅和交旅深度融合,真正让康养文旅成为县域绿色崛起的支柱产业;以交通路网的优化提升,提档升级物流能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动生态有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绿色工业逐步壮大。
坚定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必须民生优先、完善建管养运机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平武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投资13.94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1718公里、桥梁74座,为实现贫困县高质量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五年,平武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在纵深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始终坚持交通先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机制,推动乡村路网互联互通、方便快捷。一方面,要进一步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围绕特色生态有机农业,巩固贫困村通村路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非贫困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的产业路,突破产业增收的道路瓶颈,积极申创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总结探索“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平武实践和创新经验。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路长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提升通行保障能力,保护好路产路权,进一步提升路域面貌。特别是针对通行能力、灾损重建、急弯陡坡等,实行“一路一策、多路一策”,提升农村道路管理养护整体水平。第三方面,要提升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系统总结“交通扶贫”对于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用以指导“交通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从而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同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打下更加坚实的交通基础。
(作者系中共平武县委书记)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