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绵阳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获得的宝贵发展经验,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工作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为绵阳主城区、科技城核心区,涪城区将认真贯彻此次全会精神,紧扣服务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战略目标,聚焦市委赋予的“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发展定位不动摇,以实施“三千工程”的定量目标推动发展总量大突破,以建设产业、科教、开放、全域“四个强区”的主攻方向助推发展质量大提升,到2025年实现千亿经济总量、千亿产业园区、千户“四上”企业,奋力当好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加快建设产业强区,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涪城区将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行动,加快建设“产业强区”。做大先进制造业。围绕惠科、富临精工、华拓光通信等龙头企业,延展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做优现代服务业。以商业贸易为支撑,重点发展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康养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1+6”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做精现代农业。坚持“三年三园三步走”,梯次建设“千鹤桑田”“湖光山色”“蔬香绿野”三大农业主题公园,加快构建“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科教强区,着力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涪城区将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一体谋划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加快建设“科教强区”。强化主体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加速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科技智谷、环西科大双创带两大组团发展,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新格局。强化科教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化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校地合作,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加快建设开放强区,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持久动能。大发展必须靠大改革、大开放。涪城区将始终坚持“对外靠开放,对内靠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强区”。聚力专业招商。深入践行精准专业化招商理念,紧扣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招龙头、招平台、招配套,通过项目投资增量优化存量、做大总量。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落实“三度服务”20条措施,常态开展银企“鹊桥会”、企业家座谈、企业家“早餐汇”、“四上”企业全覆盖走访,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推进重点改革。加强产业园区、绩效考核、干部激励等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工作推进保障十大机制,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加快建设全域强区,着力形成高质量发展崭新格局。城乡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涪城区将聚力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和“剪刀差”问题,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全域强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积极对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四大主体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导人口、产业和资源要素加速集聚、整体成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均衡城乡资源配置。强化多资源整合使用能力,加速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在城乡均衡配置,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合理流动,不断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涪城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为绵阳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邓辉 作者为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