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好、落实好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安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找准方位、明确定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全省经济生态强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开好局、起好步,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委全会提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表明进入新发展阶段,绵阳的发展将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作为全市“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一核”,安州将始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2+1”先进制造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庭等创新产业,提升发展医药食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经济产业)、“1+2+5”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补齐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两大产业短板,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业、健康养老五大重点产业)和“2+3+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壮大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粮油两大优势产业,发展中药材、魔芋、草牧三大特色产业,提升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优质水产四大基础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聚焦建设中国科技城,加快建设绵阳城市新中心。市委全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彰显了市委坚决担负国家使命和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作为中国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州将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扛起服务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光荣使命,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建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持续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建设资源密集、要素齐备、成果丰富的科技创新集聚区。以绵阳科技城新区安州片区为主阵地,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按照“四区一新城”空间布局,集中精力打造中国科技城建设的核心载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服务绵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
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市委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表明市委将把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比较优势更好转化为绵阳的发展优势。就安州而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所需,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政策措施的逻辑起点。我们将牢牢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加快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先手棋,大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市委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体现市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医疗服务分级覆盖,促进社会保障应保尽保,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美丽家园。
(姚永红 作者为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