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问效于民
我市深入开展“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
编者按
为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努力实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根据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我市从今年5月开始,在全市开展“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营商环境建设等,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意见、认真答疑解惑等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专栏,对“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持续深入报道。
绵阳新闻网讯 “来水了,来水了,终于来水了!”日前,面对开展“听音问廉”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涪城区杨家镇新堰村村民罗崇林笑着说道,“真的太感谢你们的帮助了。”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走访干部在得知该村供水问题已完成主管网建设,但入户管网建设滞后导致水不入户,第一时间上报。涪城区纪委监委定向派单,最终,在杨家镇纪委的跟进监督下,入户管网于今年6月底全部接通。
“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就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方案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把政策贯彻落实在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好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在全市开展“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主要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潘大爷,你家‘一卡通’上的钱足额到账没?你和老伴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没?镇上的干部对你们态度咋样?”8月9日上午10时,盐亭县云溪镇石牌村村民潘文金家门口,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赵祥钦拉着潘文金的手,与老人唠着家常、摆着龙门阵,老人慢慢打消了疑虑,打开了话匣子……
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一沉到底”,以问题为导向,用脚步丈量民意,在田间地头俯身“听”,在家门口面对面“问”,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第一手信息。
“只有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真心和他们交朋友,才能听到实话,发现真问题,工作才能不偏离方向。”盐亭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刘帆表示。
为丰富听音载体,让难事往面上“浮”。我市还通过“坝坝会”“集中座谈”“个别走访”等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分别发放问卷,了解社情民意,收集问题线索,让群众的“难事”浮到面上来。截至目前,已收集涉及交通安全、政务服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惠企惠民政策等方面问题反映211个,意见和建议194个。
聚焦群众关切,最终落脚点在一个“办”字。对此,市纪委监委定期联合相关部门研判收集诉求,建立听音问廉问题分类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干部管辖权限移交相关地区、单位进行办理,同时按照事情缓急建立办理进度台账,构建跨领域跨部门诉求移交、督办、反馈机制,对办结的及时进行销号,未办结的限时督办。
“‘听音问廉绵州行’工作是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探索,是深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新载体,我们将持续开展,力争把监督做到群众‘心坎上’,从‘家常话’里解读民意,透过群众诉求中的高频事项、高频区域,靶向治理民生领域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靶向治理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唐浪生如是说。(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谢艳)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