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时刻,我们担负着科技城新区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与更大的挑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党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凝聚起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以史为鉴,为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习百年党史,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正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
以史为鉴,为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强大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绵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涌现出王建堂、孙路平等不畏牺牲的革命烈士、兰辉这样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更是蕴养了功在千秋的“两弹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绵阳表现”,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习这些历史,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绵阳人民的不竭力量,建立起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
以史为鉴,为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凝练精神合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科技城新区建设的道路上,少不了“娄山关”“腊子口”,不会缺“黑天鹅”“灰犀牛”,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才能将伟大的建党精神熔进血液,持续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凝练出科技城新区发展的精神合力。
以史为鉴,为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汇聚群众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通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有助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科技城新区建设发展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带着问题抓发展、抓好发展解难题,真正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科技城新区建设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科技城新区建设发展的热情,为科技城新区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的群众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科技城新区建设发展的崭新局面。
(作者系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中共绵阳市科创区党工委书记)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