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潜伏》让余则成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江油人刘景素就是一位现实版的潜伏将军。
“刘景素受党的秘密安排,长期潜伏敌营为党和人民工作。1949年12月,刘景素在德阳什邡与国民党16兵团其他将领联名通电起义,为绵阳等地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绵阳地方史志中,如此评价刘景素。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余正道介绍,刘景素受父亲和张秀熟、章璞、姚次恭等人影响,逐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于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参谋、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少将司令等职,长期潜伏敌营为党和人民工作。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胥江
立志报国龙绵师校初识马克思主义
1911年2月10日,刘景素出生于江油老县城(今江油市武都镇)。父亲刘绳初1907年加入同盟会,一直为联络会党、策划武装起义忙碌奔波。刘景素8岁那年,刘绳初不幸去世。临终前,嘱咐刘景素立志报国。
1925年3月,刘景素考入龙绵师范学校第九班学习。“在这里,刘景素接受到共产党人张秀熟、章璞、姚次恭、任梓勋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读到了《新青年》《中国青年》《陈独秀演讲集》《新社会观》等书刊。”江油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认为,龙绵师校对刘景素从一个进步青年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很大的帮助。刘景素爱好广泛。除了每日早起坚持武术、气功锻炼外,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都颇有特长。他活泼好动,生性乐观,谈吐幽默风趣,又待人爽快诚恳,乐于助人,同学们都喜欢和他相处。同学们开展的进步活动,都少不了他,无论是办壁报、搞宣传,还是演出文娱节目等,他都是极其重要的角色。他多次与谭德政等同学登台演出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双簧等。“在这里,刘景素结识了绵阳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谭德政、邹凤平等,这对他后来的成长影响很大。”
邹凤平向刘景素介绍了王右木的革命事迹,刘景素为家乡能出现王右木这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暗暗下定决心,立志从事革命斗争。从此,刘景素和谭德政、邹凤平等成了莫逆之交。他们一同研读新书报,深入社会调查,组织同学们为配合北伐战争进行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他们一起建立“涪波社”,首批会员有40多人。他们一面组织社员学习马列主义书刊,一面秘密地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针对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的政治形势,经过一番努力,争取到学生会下设的28个组的组长都由“涪波社”的社员担任。这样,便可利用合法的学生会组织开展活动。
在龙绵师校的革命风潮中,刘景素始终和谭德政、邹凤平等站在斗争的最前列,经受了艰苦的磨炼和考验。
投笔从戎秘密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龙绵师校毕业后,刘景素应邀前往绵阳日新小学任教,和谭德政、冯希贤等利用课余或星期天,深入到左家岩盐业工场和附近的农村,办起了工人夜校和农民识字班,通过帮助工农群众学文化,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培养他们的革命意识。
1930年9月,刘景素考入黄埔军校第8期二总队步兵科到南京读书。1933年9月,刘景素毕业后回到四川,被分到驻绵阳的29军孙震部供职。那时,孙震已和他姐姐刘琼华在上海结婚,这种亲属关系,对刘景素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地下斗争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孙震部,他先后任过学兵队长、上尉参谋、少校警卫连长等职。
1938年4月,刘景素在绵阳招募、训练新兵,常往来于成都和绵阳之间。他暗自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广泛结识进步人士,寻找党组织,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38年7月,经甘道生、周俊烈介绍,程子健监誓,刘景素在成都健康旅社秘密参加入党宣誓仪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党的领导,新兵的整训工作更有了起色。刘景素系统地学习了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既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也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党组织秘密领导下的这支新兵队伍,经过严格整训后,官兵一致,同仇敌忾,热切地渴望着早日开赴前线痛杀日寇,收复失地。
出川抗日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
1937年9月,刘景素跟随孙震所部第22集团军出川抗日,转战山西、山东、湖北等地。1939年4月,刘景素曾与中共鄂中特委和地方游击队并肩作战,毙伤日寇800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部队撤离归还建制时,刘景素将一些枪支、弹药、马匹留给游击队,并安排20多名共产党员留下协助游击队开展工作,这批人后来成为新四军第五师的重要骨干。
出川抗战以来,刘景素亲自指挥和参加了大小战斗几十次,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在湖北大洪山的一次战斗中,他一战成名,名噪襄樊,这就是有名的“袁家台子阻击战”。1939年4月,日寇集结10万重兵进攻湖北襄樊,刘景素率731团奉命据守大洪山南麓袁家台子地区。刘景素率领全团官兵顽强
阻击,连续击退日军8次进攻。在最危急的时刻,眼看敌人冲上阵地,刘景素怒火中烧,脱掉上衣,从背后抽出雪亮的钢刀,大吼一声:“有种的跟我来!”率领守阵官兵冲向日寇,与敌人展开贴身肉搏,砍得鬼子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袁家台子阻击战”不仅展示了刘景素出众的军事才干,彰显了全团官兵舍生忘死的报国情怀,而且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长中国人志气!
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刘景素率731团在大洪山区与新四军游击队密切合作,粉碎了日寇进攻襄樊的计划,立下了赫赫战功。
受到怀疑用经商掩护秘密为党工作
党史资料记载,1939年7月,我党在枣阳境内的秘密交通站——平林店交通站被特务侦破,当时驻平林店的22集团军司令部高级参谋刘公度派兵抓捕了我党5名同志,其中包括陶铸同志的爱人曾志和中共随枣地委领导人。
刘景素听到这个消息,当即请刘公度将人押送到司令部,随后立即回到自己办公室写了一张字条,上面这样写到:“审讯时,就说是广西73师的政工人员,现受派遣特到第22集团军特派员胡春浦处报到,肩负重要的对日作战情报任务,不能轻易泄露身份和机密。”(胡春浦是我党潜入22集团军的情报人员)然后将字条交给执法队里一名自己的同志,在押送途中,字条传到曾志手里。到了司令部,刘景素又像模像样地搞了一次假审讯,最后以“纯系误会”了结。
刘景素在大洪山区与新四军游击队的密切合作和智救交通站等事情,被22集团军内部的蒋介石嫡系政工人员怀疑,向孙震举报刘景素是共产党员。孙震随后把刘景素调离部队,遣送回川接受审查。
刘景素回到四川后,利用姐姐在成都的街房和经费,在成都经商,办起了“西城招待所”“西城酒家”“西城商行”,自任总经理。他善于接洽交际,又用孙震41军在成都留守处的警卫连作保护,一时生意兴隆,成为了成都商界的红人。
就这样,刘景素以经商为掩护,淡化了孙震对他的疑忌,秘密地从事着党的工作。从1940年到1942年间,三处生意的纯利润除了自己的生活开支外,几乎全部上缴给党作为活动经费。
重掌军权
率部起义回到党和人民怀抱
1942年春,孙震把刘景素送到重庆国民党中央军训团去受训,只要经过该团的培训和审查,再度起用才名正言顺。结束受训后,刘景素返回襄樊前线。然而,刘景素经历几次血战,两次立功却也没能完全取得孙震的信任,仅被安排担任闲职,没能掌握兵权。
党史记载,1947年6月,刘邓大军从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我军全国性大反攻的序幕。孙震终于决定任命刘景素为366团团长。得到正式的任命通知后,刘景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自1939年被摘去兵权后,经过8年之久,他终于重新获得带兵的权力。刘景素除指挥366团外,还指挥五绥靖公署总预备队所属的两个炮营和一个化学炮连,每次有搜索、出击任务时,都敷衍应付了事;遭遇解放军部队,只放一放空枪便命令部队撤回。1949年5月,刘景素被任命为川鄂绥署独立纵队副司令,是年秋,受中共川西北地下党组织授意做好孙震的起义工作。1949年12月,刘景素在德阳什邡与国民党16兵团其他将领联名通电起义,为绵阳、德阳、什邡、绵竹等地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自受命潜入国民党军队以来,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付出了无数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党给予的任务,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刘景素同志长期潜伏在敌营里,身处险境,临危不惧,默默地为党和人民担负着特殊而又神圣的使命!”地方党史部门的研究资料上,给予这位将军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