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 搞好红色教育
我市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
发稿时间: 2021-05-10 07:50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近日走进绵阳,先后拍摄两部音诗画短视频作品:反映“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事迹的《人生不等式》,展现震后灾区人民幸福生活的《敬礼,我的中国》。据悉,“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将形成一台精品节目,5月23日,中央、省、市、县融媒体平台联动在全国同步直播,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梓潼两弹城、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盐亭县袁诗荛烈士纪念园……绵阳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三线”精神等伟大精神的重要凝结地。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统筹谋划,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前往红色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广大党员干部表示,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把对英雄先烈的缅怀、敬仰之情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铸忠诚之魂、秉奉献之心、怀担当之责,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力量。

  梓潼两弹城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孕育出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于敏、王淦昌、郭永怀等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在这里相继工作生活二十几载,留下无数催人奋进的爱国故事。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梓潼两弹城长期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职工走进梓潼两弹城,参观“两弹”历程馆、邓稼先旧居,观看情景剧《英雄·丰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传承新时代“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讨。4月18日,在梓潼两弹城拍摄音诗画短视频《人生不等式》、扮演“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著名演员林永健表示:“‘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精神值得一代代中国人学习,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他们的精神通过艺术的方式传递出去。”

  位于北川曲山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2013年5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聆听观看5·12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情况,大量生动的历史资料、翔实的文字介绍、一幅幅救灾图片、一段段感人故事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大家通过重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思想受到强烈震撼和洗礼。4月27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阳来到北川拍摄时,与北川各族群众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感激在心》,表达灾区人民感恩党、跟党走的真切情怀,弘扬和传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筑牢信仰之基。连日来,一批批党员干部职工走进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和盐亭县袁诗荛烈士纪念园,参观烈士纪念馆,看物件、听解说,详细了解烈士生平,向烈士雕像鞠躬、默哀,重温入党誓词。王右木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四川党团组织创始人;1952年7月18日,毛泽东主席为王右木亲属签发了“光荣纪念证”证书,以此褒奖他为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贡献。袁诗荛是杰出的革命宣传鼓动家,四川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他为革命而奔走的足迹,他是四川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王右木纪念馆、袁诗荛烈士纪念园等“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成为绵阳人铸魂育人的精神源泉。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近日,市文广旅局举办红色景区讲解员大赛,来自全市红色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党史教育基地的专业讲解员、志愿讲解员参赛,讲述家门口的党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我市还积极盘活红色档案资源,市档案馆开展红色史料征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庆典的影像、手迹等档案资料,以更好地保护红色档案史料,我市还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组织编辑《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绵阳100年光辉历程》图册,从档案视角讲述地方党组织的百年奋斗史,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郭若雪 张登军 杨檎 李灵越 安达福)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