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 正文
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发稿时间:2021-01-09 08:3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自2014年绵阳“非遗进校园”在全市大范围开展以来,川剧变脸、梓潼年画、羌族草编、平武剪纸、跳曹盖等50余个具有绵州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多种形式融入校园,让校园学子充分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形成“薪火相传”的非遗传承大格局。

  原标题:非遗项目融入学校日常教育中,受众超过十万人——

  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将戏剧融入教学中

  自2014年绵阳“非遗进校园”在全市大范围开展以来,川剧变脸、梓潼年画、羌族草编、平武剪纸、跳曹盖等50余个具有绵州本土特色的非遗项目以多种形式融入校园,让校园学子充分认识非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形成“薪火相传”的非遗传承大格局。由此,传统文化像一粒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唤起青少年对绵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非遗”融入日常教学 传承再焕时代活力

  近日,在高新区火炬第三小学(以下简称火炬三小)的操场舞台上,市教体局正对该校“非遗”系列工作坊创建“绵阳市优秀学生艺术社团”进行现场复核评估,由该校戏剧社团学生演出的《桃花村》《薪火相传》《变脸》等节目正在接受审评。孩子们在台上有模有样的一念一唱,一举一动赢得了操场内外过往市民的阵阵喝彩声、掌声。

  火炬三小作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授牌学校,戏剧社团活动是该校推进传统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该校将戏剧融入日常教学,每周三下午安排少年宫活动时间对1至5年级进入社团的学生进行唱腔声韵,手眼腰腿步的综合训练。为让学生接受专业熏陶,学校还先后聘请戏剧专业老师陈碧华、吴波、李伟、王紫娟等为学校师生进行青衣、花脸、花旦等行当的教学。该校还编写了《川剧变脸》《川剧唱腔》《川剧身段》3个非遗项目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广泛推广。今年初,该校还把戏剧动作延伸、演变到课间操中,在全校师生中推广《戏剧操》。

  一堂戏剧课,为孩子们插上了艺术的翅膀!每周三下午的戏剧训练,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社团活动。短短几年时间,火炬三小的戏剧教育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喜爱戏剧、热爱戏剧的学生越来越多,能加入学校戏剧社团成为孩子们的骄傲。自2014年起,火炬三小学校师生创作的戏剧作品《薪火相传》、《桃花村》多次在全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中精彩亮相,戏剧舞蹈《金鸡报晓》入选2016年绵阳市春晚节目,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该校戏剧社团的谢欢欢老师告诉记者,戏剧社团活动旨在让戏剧这一国粹融入学校生命教育体系,通过活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教会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展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真正体现“教育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教育理念。

  同样把“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的还有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该校在1至9年级序列性规划了轻质黏土、面塑、粮艺、茶艺、剪纸、年画、川剧、书法、京剧等非遗项目进行传习。通过年级活动课、社团选修课、展演与研习等方式逐渐构建了基于“普及+特长”的“课程引领、活动浸润、评价激励”的系统化、常态化、特色化非遗传习创新体系。同时,该校还启动了川剧脱手变脸、面塑、鑫田粮艺、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梓潼年画、金钱板6个项目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完成后面向社会出版推广。并于2017年10月与市非遗中心合作,共同编排打造了《川剧操》。《川剧操》集川剧音乐、打击、念白、身段表演于一体,结合广播体操的基本要求,约6分钟,8套动作。作为学校课间操,全校师生1万余人全体练习并表演,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间操亮点之一,后逐步推广成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间操。

  自2013年“非遗进校园”启动后,像火炬三小、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把“非遗”融入日常教学的大中小学,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常态。绵阳剑南路小学的威风锣鼓、警钟街小学的草编、园艺小学的吟诵、绵阳师范学院的羌族民间音乐、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羌族民间歌舞等,都成为学校的品牌。

孩子们学习剪纸

  零距离体验感受 提升文化遗产认知保护意识

  绵阳市“非遗进校园”自实施以来,通过学生对非遗项目的认识、参与、体验,在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意潜能的同时,也在参与中耳濡目染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人文素养。

  梓潼县是文昌文化的发源地。梓潼县文昌一小打造的关于《文昌救母》的儿童音乐舞台剧中,将儿时的文昌(张亚子)割肉入药救母的故事进行编排,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的体现;平武县白马藏族推崇山神崇拜,这门民族文化走进课堂后,在讲述民族民俗的同时,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体现。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鑫田粮艺,是以五谷杂粮为材料进行镶嵌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中国的农耕文明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传承人在课程教学中对每一类粮食的起源、价值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文明与农耕文化的认识,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赋予每一粒粮食全新的文化认知与生命。

  随着“非遗进校园”的深入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传授要求越来越高,而“非遗进校园”覆盖面的增加,传承人无法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一形势下,绵阳市文广旅局、绵阳市非遗中心于2017年11月联合编著并印发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读本》,共收录整理了国家级非遗名录7项、省级非遗名录20项、市级非遗名录28项、县级非遗名录5项。读本一经推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热爱,并成为部分学校选修课的辅助教材。

  从2014年开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的支持下,市非遗中心在校园外举办“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让“非遗进校园”的教学成果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展演包括手工展示、舞台表演。手工展示包括手工作品展示、手工技艺展示,每件作品标注学校、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传承人、助教、优秀学生代表现场进行技艺展示;舞台展演,是以特色代表性非遗项目为核心,突出地方文化元素,全新编排的舞台文艺节目,通过舞台演出向社会公众展示。在活动中,还植入《非遗法》宣传、非遗知识宣传、禁毒防艾宣传等。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梓潼文昌一小等学校多次将绵阳特色非遗项目带到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进行交流。市非遗中心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共建了文昌年画工作室、古陶瓷修复技艺工作室、羌族草编工作室;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共建了川剧脱手变脸工作室、四川清音工作室;与绵阳市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共建了川剧套打社团、云集薅秧歌社团;与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共建了梓潼年画工作室、鑫田粮艺工作室等,有50余名学生通过工作室学习,进入非遗传承人储备人才队伍。

  经过多年来分类推进、分步实施,“非遗”进校园活动取得明显效果,深受师生喜爱。火炬三小校长李海燕坦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进校园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进入孩子们的大脑和心灵,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树立大国文化自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校园里的孩子们通过零距离体验和感受,对“非遗”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家长纷纷表示,孩子通过听讲、动手体验,不仅有了非常美好的经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有力提升了儿童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

  截至目前,绵阳“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在全市100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非遗教学,涉及项目50余个;全市36所学校挂牌“非遗传习基地”,受众超过10万人;举办“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展览活动100余场;组织“非遗进校园”专题讲座20余场。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春梅 张登军/文 陈冬冬/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